
摆脱“靠天收” 一亩胜三亩
时下,位于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三星村的衡阳鹏盛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蔬菜大棚里,辣椒、西红柿等果实挂满枝头,鲜红的西红柿已进入成熟期,村民正忙着采摘、搬运。“风机、水帘等恒温恒湿设备给力,不论酷暑寒冬,大棚蔬菜都能稳产丰产,订单不断。”12日,鹏盛农业技术经理刘新军带着记者参观时介绍。
石鼓区是衡阳市民重要的“菜篮子”。蔬菜市场大,但该区可种植土地少,而且传统种植方式“靠天收”,规模效益不明显。为破解供需矛盾,促进增产增收,石鼓区瞄准设施农业做文章。
“区里拿钱奖补建大棚、引进设备,蔬菜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产量和收益都比以前好,现在种1亩菜当得以前3亩!”刘新军说,即便去年夏天持续干旱,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各类品种蔬菜,亩均产量都达到了传统种植的3至4倍。今年,基地正在扩种700亩、建设3.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连栋温室大棚。
蔬菜生产也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科技支撑。石鼓区千方百计提升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级专项资金,从恒温大棚搭建、先进设施设备使用、良种良法引入等多方面着力,激发种植户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提高蔬菜附加值。今年,该区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整合农业、水利、乡村振兴等1000余万元涉农资金,对辖内规模农业企业、合作社给予以奖代补资助,鼓励进行技术改造、品种品质创新、扩产扩能。
该区还从人才培养、物流冷链建设等多方面助力设施农业发展。每年开展10余场设施农业普及与技术培训,选派40余名科技特派员联点企业、大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建设湘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和农产品交易(大数据)中心华辰物流园,助推本地蔬菜畅销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提升种菜收益。
截至11月初,石鼓区共有设施农业企业14家,发展设施农业近6000亩,总产值约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
(原载于11月13日湖南日报1版)石鼓区设施农业增产增收-----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责编:李霞
来源:湖南日报
1533个岗位点燃盛夏求职热,“百日千万”招聘会架起就业金桥
石鼓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石鼓区:聚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十五五”规划
石鼓区:聚焦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精准谋划“十五五”规划
共叙军民“鱼水深情”!谢海蓉、赵波带队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从“踮脚走”到“亮眼景”!角山镇利民村千亩荷塘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全省典型!石鼓区文联在这个会上作交流发言
石鼓区:聚焦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