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下半年以来,石鼓区突出早、快、稳三字诀,坚持精准研判、审计审查、组织保障三个先行,确保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稳步开局、有序推进、进展顺利。
一、精准研判先行,确保情况掌握到位
为掌握工作主动权,全区上下就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了各村(社区)干部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关注焦点。一是走村入户汇民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示范带头,副书记、组织部长、分管民政副区长带领组织、民政等部门,对7个镇(街道)开展全覆盖大调研,逐村(居)听取现任班子运行、后备干部、意向性人选等情况,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汇总建立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摸底台账。二是会商研判聚共识。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区委领导多次召集镇(街道)领导、村(社区)干部、村民代表,就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一肩挑、年龄、职数、计划生育、资格条件等问题进行商讨,不仅掌握了全区的换届形势,还为全市、全区方案的出台提供了有益参考。三是逐村过筛定对策。各村建立了意向提名人员、到龄退位人员、不符合条件人员、“冒头”人员、信访重点人员台账,逐人逐个做思想工作、定解决措施。对意向提名人选,提前列入审查考察范围;对明显不符合条件的现任干部,提前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注重激发其“传帮带”作用;对没有合适村主干的,提前物色人选,做好干部下派的准备;对有可能出现信访矛盾的,提前介入化解,安排专人包案。
二、审计审查先行,确保入口把关到位
严格落实抓好财务清理审计、任职资格部门联审和后备干部储备要求,提前把准人员入口关。一是全面完成财务清理审计。组织专班、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完成了48个村(社区)财务清理和 “两委”成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及时公示审计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把结果作为 “两委”人选把关的重要依据。二是前移资格审查关口。为减少基层换届人选资格难把握、人员推选需多轮反复的情况,将资格审查关口前移,按照“谁审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盖章谁负责”的原则,提前对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意向人选开展三级审查,即村(社区)党组织自审、镇(街道)党(工)委初审、区级部门联审,坚决把不合适人选挡在门外。同时明确对下步“两推一选”产生的人员做到半天内出联审结论。三是提前储备后备力量。及时调整3名不合格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清理6名违纪违法村(社区)临聘人员,实行村级后备干部“公推公选共育共管”制,建立了30名以35岁以下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的农民大学生、优秀青年、致富能手为主的村级后备干部库,为村(社区)“两委”换届注入了“源头活水”。
三、组织保障先行,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区委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狠抓责任、政策、保障落实。一是领导挂帅强责任。区委常委会3次专题研究换届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班子带头联点镇(街道),区级领导、镇(街道)班子成员包村(社区),明确把换届工作作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二是对标对表明政策。严格按照省市政策,聚焦重难点问题,科学制定了更具操作性的《石鼓区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对影响和制约换届选举推进的人选年龄、结构、程序、负面清单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和细化。三是强化保障保运转。从区直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6个专项工作组,选派7个督查指导组和3个风气监督组驻镇(街道)监督指导;区财政专门列支换届工作经费,不但为区换届办下拨了专项工作经费,还按照每个村(社区)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进行了保障。
责编:唐成 李文恋
来源:中共石鼓区委组织部
1533个岗位点燃盛夏求职热,“百日千万”招聘会架起就业金桥
石鼓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石鼓区:聚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十五五”规划
石鼓区:聚焦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精准谋划“十五五”规划
共叙军民“鱼水深情”!谢海蓉、赵波带队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从“踮脚走”到“亮眼景”!角山镇利民村千亩荷塘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全省典型!石鼓区文联在这个会上作交流发言
石鼓区:聚焦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