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印记·代表风采】听区人大代表罗敏、刘菲菲的履职故事
2025-03-23 21:21:51          来源:中共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李霞 |          浏览量:1163
开栏语

2025年石鼓区两会召开在即,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推出“履职印记”栏目,以代表委员们的第一视角,洞察他们的独特履职风采,彰显履职担当。


人大代表 罗敏



罗敏,二十六年来一直在环卫战线书写芳华,将人大工作与党派履职深度融合,在"城市美容师"与"民生代言人"的双角色中绽放独特风采。

深耕环卫一线,用坚守擦亮党派底色

1999年,罗敏踏入环卫系统,从那一刻起,“垃圾清运无小事,城市运转系于此”便成为她矢志不渝的工作信条。她像一位执着的工匠,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年均完成41.24万吨垃圾的压缩转运,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默默付出与坚守。

2021年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罗敏日夜坚守岗位,每日直面危险,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城市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屏障。

在创卫攻坚阶段,罗敏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推出“三色督查法”,将城区72条主干道依据不同标准划分为红、黄、绿三色管理区,实施精准化管理。作为民建参政议政的骨干,成功推动卫生死角华丽转身,变成了市民们休闲漫步的“口袋公园”。

勇当创新先锋,以智慧赋能绿色发展

当选人大代表后,罗敏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履职实践,积极探寻垃圾分类的创新路径。为了让环保理念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罗敏化身“流动讲师”,呼吁全市志愿者,带领民建“恒分类衡美好”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居民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她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开展环保宣讲,累计达127场,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环保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举办“我是垃圾分类宣讲员”“分类短视频大赛”“分类知识竞赛”,其中网络投票阶段,全市166万人次参与投票,网络访问量达239万人次,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群众参赛热情,提升了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

 架起党群桥梁,用真情传递党派温度

每次代表接待日,罗敏总是提前到岗,满怀热忱地迎接每一位来访群众。疫情期间,身为民建市委会委员的她,积极协调会员企业捐赠物资,亲自担任“清运员”和“采购员”,不辞辛劳地将生活物资及时送到隔离群众手中。针对老旧小区垃圾投放点不足的难题,她四处奔走、多方协调,成功新增38组智能回收箱,切实解决了1.2万户居民的日常困扰。此外,她发起“守护夕阳红”行动,联合民建医疗会员们为300余位老人免费体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了群众的心,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永葆赤子之心,以奋斗续写双重荣光

二十六年的坚守与付出,让罗敏收获了众多荣誉:“创卫标兵”“民建优秀会员”“先进工作者”,她带领的民建石鼓三支部也荣获“优秀支部”称号。

如今,罗敏依然保持着每日步行巡查的习惯,在她的持续推动下,环卫作业流程变得更加科学高效,衡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不断走深走实。

从晨曦微露到夜幕降临,罗敏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文明进程,用创新思维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用真挚情感架起党与群众的沟通桥梁。



人大代表 刘菲菲



在石鼓区人民路小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时而俯身倾听学生的读书声,时而与青年教师探讨教学细节,时而整理人大代表履职笔记。她是教师眼中的“领路人”,学生心中的“知心人”,更是群众信赖的“代言人”——刘菲菲。从教十余载,她扎根教育一线,以美育人、以行践诺;履职五年间,她奔走基层一线,听民声、解民忧,用双肩扛起教书育人与为民履职的双重使命。

 以美育人:播种真善美,做好引路人  

“教育是点燃心灵的艺术。”课堂上,她总能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性格内向的男孩对植物生长格外专注时,她鼓励其担任“班级植物观察员”,最终这名学生在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正如罗丹所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她将艺术之美、科学之美融入教学,《种子的传播》课例带学生感受生命的诗意,《怎样通知最快》教学设计教会孩子统筹思维。这些充满创意的课堂连续两年斩获衡阳市教学竞赛一等奖,更让“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衡阳市骨干教师,她深知“独行快,众行远”。每周二的集体备课室,总能看到她与教师们研讨的身影,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道路上,她更是倾注心血。2023年学校应老师参加省级教学能手比赛期间,刘菲菲连续一个月深夜陪练,从教学环节设计到课堂语言打磨,从逐页校稿到修改PPT动画效果,她将美术功底融入课件制作,将科学思维注入教学设计。当应老师捧回省级教学能手证书时,激动地抱住她:“军功章里也有你的一份!”

精细治学:促“双减”落地,让教育提质  

“教导主任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在“双减”政策落地时,这句话让大家印象深刻。面对家长“减负会否减质”的担忧,她与教研团队创新推出“五阶作业管理法”,使学校的作业管理更公开、更透明、更适量、更高效。一本本“植物成长日记”、一场场“数学思维挑战赛”,让学习真正回归校园。  

在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她作为核心组织者,面对时间紧、标准高的挑战,她以“三阶培训法”破解难题:面向教师开展政策解读与操作规范培训,组织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疏导技巧专项指导,针对技术人员强化设备调试与应急演练,累计开展模拟测试6次,精准消除12项潜在风险。监测筹备期间,她反复核查考场布置,实现设备完好率、信息准确率、流程合规率三个100%。该校最终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成绩亮眼,她本人也获评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市级先进个人。

为民代言:脚下沾泥土,心中有担当  

当选人大代表那天,刘菲菲在履职笔记扉页写下:“从教室到社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她始终厚植为民情怀,五年来撰写6条代表建议全部得到有效回应。2022年提出的《关于改善华耀小学西北侧围墙外斜坡的建议》推动完成外墙改造,同年获评履职先进个人;2023年《关于加快充电桩建设的建议》被列为年度优秀建议,促成全区新增充电桩100余个。

最让她难忘的是2023年夏天的调研:顶着烈日骑电动车跑遍20个小区,钻进工地记录充电桩缺口,汗水浸透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最终转化为惠及数万居民的政策成果。“代表履职就像备课,只有把‘问题清单’备足,才能交出满意的‘民生答卷’。”她在“我的衡阳·我的奋斗”演讲比赛中的铿锵誓言,正是她履职实践的生动写照。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主题演讲中,她用“教育+履职”的双重故事打动评委荣获第三名。

去年教师节,已经毕业的学生发来信息:“刘老师,您教我们发现的‘美’,正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洒在她胸前的代表证上,那抹红色,恰如她始终滚烫的初心——在三尺讲台与履职路上,继续书写属于教育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的双重荣光。


责编:李霞

来源:中共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

要闻
头条
我要报料

  下载APP